五万字拆解中国银发经济

养老问题是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大问题。全球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老龄化。根据穆迪的报告,到2020年,13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国,即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而到2030年“超高龄”国家数量将升至34个。

中国不仅面临全球共性的养老问题,也需要解决特有的养老挑战,预计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增至3亿人,2022年起预计将保持在1000万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老年人口众多,社会抚养比提升,加上连续二十多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形成了数量众多的4—2—1或者4—2—2家庭形态,传统意义的“养儿防老”很难解决中国当下及未来的养老问题,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养老解决方案。

中国采用的是“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即“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84年部分地区开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视图突破单位保险的框架(无社会统筹),1995年在全国企业推广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考虑到城乡差异和推广进度,中国大量的老年人缺少养老金,养老产业发展的第一问题即是“钱从哪里来”,需要从政策到市场一同探索适合中国的养老解决方案,这不仅需要通过政策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更需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探索出更多高性价比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从需求看,现阶段25—40岁独生子女人群,将面对最大的养老压力(来自父母和自身);从供给看,未来10年“物美价优”的养老产品和服务仍会“供不应求”。2021年是中国老龄化大规模加速前的窗口期,养老产业的研究会为供需匹配和产业发展提供阶段性复盘和建议支撑。

数据来源 36氪Pro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下午7:04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9:4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公众号